3月21日,学院与肥城市卫生健康局在文广大厦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。此次合作以“精准对接需求、共育技能人才”为核心,通过“人才共育、基地共建、服务共享”三维联动模式,搭建起产教融合“直通车”,为基层医疗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会上,肥城市卫健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吴瑞华与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游晓功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。根据协议,双方将重点推进三大工程:一是实施“基层医疗人才孵化计划”,开展“入学即入职”的订单式培养;二是构建“实习就业全链条”,在医疗机构挂牌教学基地,建立“理论学习-临床实训-就业跟踪”的闭环培养体系;三是打造“人才招引平台”,推进“卫生健康人才驿站”建设,优先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实习,共享技术项目和毕业生生源信息。
“当前基层医疗急需既能扎根又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。”肥城市卫健局副局长汪涛在座谈中亮出“需求清单”。学院副院长李红伟对此表示将动态调整专业结构,对准市场需求“靶心”,进一步扩大“访企拓岗”覆盖面,为肥城市输送更多“留得住、用得上”的专业人才。
肥城市人民医院、中医院、妇幼保健院及各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围绕岗位需求、人才培养方向展开交流。多家医疗机构提出,当前护理、康复治疗、药学等专业人才需求旺盛,期待通过校地合作实现“精准引才”。
“校地合作不是简单的供需对接,而是育人方式的深层变革。”吴瑞华在总结发言中强调,通过建立“人才培养质量反馈-课程体系优化-临床实践强化”的螺旋式提升机制,既能破解基层“引才难”困境,又能打通学生“就业最后一公里”,真正实现“院校得人才、学生得成长、群众得实惠”的多赢格局。他表示,肥城市卫健系统将组织十余家医疗机构携岗参加学院2025年校园双选会。
此次战略合作标志着学院与肥城市卫健系统的合作迈入制度化、常态化新阶段,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辟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。未来,双方将携手书写校地协同育人与基层医疗提质增效的共赢篇章。
供稿部门:招就办
编辑:张超
责任编辑:张延龙